2011年12月15日 星期四

樂 — 漫畫不壞

在我的"那些年"時代,很多家長認定漫畫教壞細路。
我估計下以上定論的家長, 應該很少接觸漫畫。

教科書文字密度比香港屏風樓更高, 看十分鐘已能令腦袋缺氧。在精神萎靡的狀態下,知識打不進腦海,有何出奇?

假如子女禍不單行,不幸遇上認為清楚朗誦文章便等同成功傳授知識給學生的廢柴老師,結果書本內容在學生左耳入右耳出,簡直是理所當然。

對於仇恨以外的事情,我的記憶力很低。請教身邊幾位近乎過目不忘的好友,竟然得到相同答案 — 把呆板文圖像化,串連成有趣的故事。

在圖書館發現<<醜陋的中國人>>漫畫版,Momo用了幾個有趣漫畫故事加入真實事例,有趣生動地表達柏楊先生"中國人,是一個迷失在濃厚醬缸裏的族群,需要警醒"的主題思想。

柏楊先生也真有他的勇氣, 明明地指出中國人的缺點. 就是, 自視過高, 不接受新事物, 不願面對批評. 迂腐陃習沈於醬缸. 在中國經濟起飛的年代, 社會地位高低取決於存款多寡而不是個人品格和對社會的貢獻, 此等社會價值再配合教育, 讓意志不堅定的人, 很快就迷失, 道德淪亡, 個人價值觀也隨之扭曲. 結果'醬缸文化'在我們的民族代代相傳.

甫看完,自願自動下意識倒帶,回味剛看過的內容。比單純長文有望在腦袋長期居留。

漫畫,是引發對知識產生興趣的藥引。只要意識正面,家長實應多加鼓勵。

意識不正面要禁止嗎? 所謂的意思不正面, 來來去去又是色情暴力. 我再不相信看過'古惑仔'便個個想入黑社會想索K,睇完3D金瓶梅又想學主角"一個X十個''!

漫畫不壞, 小孩不笨.

漫畫壞, 是因為父母道聽途說, 自己沒去研究實際情況, '壞'到那裏. TVB那些'宮心計', '萬凰之凰','溏心風暴', '富貴門' 比漫畫要'毒'上百倍!

小孩壞之前, 九成是父母好不到哪裏所致. 所以, 有次電視說港媽意識到兒子開始變成'港孩', 對工人呼呼喝喝. 我當下第一反應: '肯定你有這個問題, 小孩照著做啦!' 沒有港媽港爸,  怎會培養出一個港童呢!

父母應鼓勵小孩子多閱讀, 以免他們被TVB的電視劇荼毒.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